(原标题:透视一周牛熊股:《哪吒2》票房狂飙配资头条网,最牛股光线传媒8天6板市值突破千亿;多只高位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退潮)
过去一周(2月10日—2月1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2月14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346.72点,周涨1.30%;深成指报10626.62点,周涨0.48%;创业板指报2176.16点,周涨0.08%。
具体来看,近56%的个股周内实现上涨,437股周涨超10%,238股周跌超5%。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传媒、计算机、商贸零售、通信、医药生物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传媒板块周涨超9%,表现最为突出。而煤炭、国防军工、石油石化等板块跌幅居前,煤炭板块周跌超1%,成为本周表现最弱的板块。
哪些个股领涨?哪些个股领跌?21投资通每周持续为你透视。
《哪吒2》票房狂飙,最牛股光线传媒8天6板市值突破千亿本期牛股榜中,光线传媒(300251.SZ)以148.78%的周涨幅夺魁,永信至诚(688244.SH)以80.79%的涨幅位居第二,青云科技-U(688316.SH)和并行科技(839493.BJ)周涨幅超65%。本期牛股榜十只个股过去一周累计涨幅均超过60%,其中8只个股为DeepSeek概念股。
2月14日,光线传媒再度20CM涨停,走出8天6板,成交额近90亿元,总市值突破1019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实际上,蛇年开年以来,光线传媒股价大涨,南财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月5日至2月14日收盘,光线传媒节后8个交易日涨幅超264%,市值暴增约720亿元。
(图片来源:南财金融终端)
光线传媒股价暴涨,离不开《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爆火。
自1月29日正式上映以来,《哪吒2》已创造多项纪录:2月6日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2月7日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2月13日晚间19时许全球累计票房(含预售)正式突破100亿,成为亚洲首部百亿票房影片,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排名第17,全球动画电影排名第3,同时排名还在持续上升中。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2》上映前主流媒体对其票房预期在38-50亿元之间;而在正式上映以后,灯塔基于日度票房趋势、院线排片率及上座率等数据不断上修票房预期,1月29日-2月4日春节期间,《哪吒2》票房预期由45.6亿元上修至85.2亿元,并进一步上修至目前的153.4亿元。根据另一权威数据平台猫眼专业版的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有望达到160.3亿元。
据南财快讯,电影《哪吒2》的基础分账比例为43%(片方):57%(影院方)。在扣除相应税费、发行成本后,片方可按投资比例确认收入。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哪吒2》片方分账票房约占分账票房的比例为39.32%。
2月5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截至2月4日,《哪吒2》累计票房收入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9.50亿元至10.10亿元。
公告指出,该影片正在热映中,最终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同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销售收入及海外地区的发行收入等尚未结算。票房收入等营业收入与公司实际可确认的营业收入可能会存在差异。
据此计算,目前《哪吒2》票房已突破100亿元,光线传媒来自该影片的营收或为19.6亿元至20.9亿元;若《哪吒2》的最终票房达到预测的160亿元,或许光线传媒能分得超过30亿元收入。
财报显示,光线传媒2023年营收15.46亿元,归母净利润4.18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4.42亿元,归母净利润4.61亿元。
多只高位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退潮
本期十大熊股中,退市卓朗(600225.SH)以23.33%的跌幅成为本期的最熊股。五洲新春(603667.SH)、埃夫特-U(688165.SH)、酷特智能(300840.SZ)等股的周跌幅均在12%以上。
2025年1月7日以来,人形机器人概念持续走强。春节后,人形机器人板块延续此前涨势不断走高,2月6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更是放量大涨超7%。
对于节后机器人大涨,最直接的催化因素莫过于宇树人形机器人亮相春晚。2025央视春晚中,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携手杭州宇树科技、新疆艺术学院带来节目《秧BOT》。宇树H1人形机器人穿着花坎肩,表演扭秧歌、转手绢。
然而2月13日、14日,人形机器人概念开始进入调整,多只高位人气股退潮。本期熊榜单中五洲新春、埃夫特-U、建设工业股价均在前期创下历史新高,过去一周陷入调整。
对于人形机器人后续发展,多家机构保持乐观:
中信证券:人形机器人进入落地阶段,机器人产业链标的确定性显著增强,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迎来飞跃拐点,我们认为优秀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加紧布局,他们凭借出色的供应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将能够在人形机器人的浪潮中打造出自身的新的成长曲线。
上海证券: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DeepSeek等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后续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Optimus的最新进展更新、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厂商的成果发布等。
配资头条网